車路協同讓出行變得更“智慧”
發布時間:2020-09-29 瀏覽次數:3910
如今已從萬物互聯邁入萬物智聯時代,各行各業都在擁抱智能。以智慧交通為例,汽車流量的實時監控、智能化交通管制等,能幫助城市改善擁堵問題。智能交通已經建設多年,但車與路的天然連接,還遠遠不夠。直到,車路協同的出現讓交通向智慧化邁進。
那么,車路協同是什么呢?大致來看,其是下一代車聯網核心技術之一,通過車與車(V2V)、車與路(V2I)、車與人(V2P)、車與云(V2N)等信息交互和共享,使車和周圍環境協同與配合,實現智能交通管理控制、車輛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動態信息服務的一體化網絡。
現在車路協同比較流行,但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,現在一個路口有很多設備,如何能夠更好地利舊,用好這些數據資源,在路口就把感知設備監測到的信息推給車輛、誘導屏等,這個問題我們正在研究,后面也會講到。一個很關鍵的事情是如何更好地匯聚路側邊緣節點數據,對各類感知、控制、誘導設備的通信做一些研究。
大家也可以看到,一些感知設備可以直接連通大數據平臺了。在設計完這樣的架構后,我們終于感覺到“天有點亮了”。近些年交通大腦比較熱,但交通大腦不是萬能的,這幾年交通信號控制應用也是壓力山大,“大腦”都奔著紅綠燈去了,實際上交通大腦也好,智能體也好,目的都是提高通行效率,緩解交通擁堵。
對于智能交通產業而言,車路協會我們更多關注的是路的建設。車路協同中,車是載體,而路卻是靈魂所在。
“互聯網+”時代,智慧交通系統正在保障交通出行順利有序中扮演著至關重要角色。通過對大數據實時監測與分析,提供給用戶及時的道路路況、公交車車軌跡等重要信息,不僅促進了城市交通的順達通暢,更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,讓人們輕松掌握和解決多種出行問題。
一百多年前,先有車,后有路,然后有了交通規則;
一百多年后,聰明的車,智慧的路,車與路,和諧共生!
車路協同讓出行變得更“智慧”